通靈少女的煩惱:看見謝雅真,看見全球化_《Teenage Psychic》(TV Series 2017)

「我叫謝雅真,這是我16歲的日常」在這短短六集的日常,我們參與了謝雅真不平凡的生活,看著她化解信徒的疑難雜症,也陪著她面對人生的複雜難題。與此同時,我們見證了重新包裝的台灣民俗文化登上國際舞台,然而《通靈少女》的佳績也讓我們反思因應全球化的代價。未來這樣的模式如何開啟本土影劇文化通往世界舞台的另一扇門,值得我們一起期待。

- 本篇涉及《通靈少女》部分劇情描述 -
 - This article contains Teenage Psychic spoilers -

《通靈少女》橫掃收視率榜單的同時,也清楚地告訴給台灣觀眾三件事情:
第一,女主角謝雅真(郭書瑤 飾演)的成長與改變,我們大家有目共睹。
第二,每一集的劇情都很扎實地、生活化地呈現出不同文化間的衝突。
第三,跟過去台灣本土的偶像劇和八點檔比較起來,《通靈少女》確實走出一條不同的路。
以社會科學的觀點去分析、解釋這些事情,或許我們不難意識到:

❝ 謝雅真16歲的日常,其實也是我們每一個人的日常,可惜我們常常忽略這些重要的小事。❞ 

本篇從兩大面向看《通靈少女》,從劇中到劇外依序談起:

  • 人格發展理論看見通靈少女
    (1)鏡中的通靈少女_顧里
    (2)謝雅真的三個我_佛洛伊德
  • 《通靈少女》的文化內涵與全球化
    (1)劇中呈現的文化內涵與衝突點
    (2)劇外的文化涵化與在地全球化

鏡中的通靈少女

謝雅真,她並不是女超人,也不是志在鏟奸除惡的蓋世英雄,而是一名高中生。劇中女主角的日常,其實也是我們對於高中生的想像與經驗:在這樣的階段中,我們開始參加同儕團體,重視友誼和建立異性關係,並在同儕團體與家庭成員之間找到相處的平衡點。這樣的故事主軸不僅帶給謝雅珍這個角色豐富的人生經驗,也讓觀眾看到謝雅真的成長與改變。但我們都知道對一位初入青春期的高中生來說,這過程其實並不容易。

第一集的劇情就很明白地告訴觀眾謝雅真內心最大的矛盾,即擔心自己在他人、同儕之間的形象建立。謝雅真會在意他人的眼光,害怕同學發現自己參與這些宮廟文化,因為她也想要和同學一樣,擁有一個「正常、普通」的高中生活。

☝ 劇中舉例:有次她和道場的金老師 (陳慕義 飾演)聊天內容:
❝ 謝雅真:「為什麼一定要像起乩一樣,搖來搖去,很沒有形象耶」
金老師:「形象?妳Superstar喔,還形象……,在廟裡做事讓妳很丟臉嗎?」❞ 

然而當通靈少女身分在校園中曝光後,偏見與歧視果真迎面而來。

不想讓同學笑我是妖尼姑.jpg
圖片來源:《通靈少女》

Looking-Glass self 中文翻譯為「鏡中的我」,是由美國社會學家顧里(Charles Horton Cooley,1864-1929)提出的理論,他認為自我的概念是透過與他人接觸、個人與社會交互作用而形成。別人好像一面鏡子,我們從鏡子中看到別人怎麼看的自己,進而形成心中對自己的認知與評價,也就是「自我」的概念。而自我的形成有三個階段:

  • 呈現(presentation):想像自己在他人眼中呈現的樣貌。
    ☝ 劇中舉例:「那也不用來我們學校發傳單吧!」(謝雅真怕被同學知道自己通靈少女的身分)
  • 想像的判斷(judgement):是我們想像別人如何評價我們的樣貌。
    ☝ 劇中舉例:「(因為謝雅真)大家一定覺得我們話劇社是怪咖社」
  • 主觀的解釋(subjective interpretation):透過他人對自己的評價來形成自我的認知與感受。
    ☝ 劇中舉例:「被同學知道 很丟臉」(謝雅真覺得被同學指指點點很丟臉)

顧里認為透過想像而產生一種自我內在的感覺,例如因為感受到正面評價,覺得愉快;或是因為感受到負面評價而不愉快。《通靈少女》也順著劇情,慢慢把謝雅真的自我轉變呈現出來,從一開始被歧視而感到難過沮喪,後來受到同儕的支持,才慢慢改變自己對身為通靈少女的看法,也漸漸接受自己。

☝ 劇中舉例:謝雅真為了籌零用錢,在校園幫人通靈也造成萬人空巷。可見同學對她的看法改觀,我們也可以看到這時的謝雅真對於仙姑的身分表現以經落落大方,也變得更有自信了。


謝雅真的「三個我」

根據佛洛伊德(Sigismund Schlomo Freud,1856-1939)的人格結構理論(Theory of Personality Structure),人格是一個整體,包含了三部份:

三個我

本我(id)

超我(superego

自我(ego)

又稱作

生物的我

道德的我

真實的我

運作原則

快樂原則

完美原則

現實原則

內涵

是人的本能,通常藉由性與攻擊的衝動來滿足需求。

藉由社會的約束力量或是道德規範來作為行為的標準。

透過調節本我和超我,在現實中妥協的結果。

其實我們不難發覺《通靈少女》呈現出謝雅真的「三個我」與它們彼此之間的衝突,這也是本劇成功的原因之一吧。面對生活的種種衝突、掙扎然後做出決定,是我們每一個人都會遇到的,而謝雅真內心最大的衝突就是:做好仙姑的職責(超我)和跟阿樂(蔡凡熙 飾)在一起的快樂(本我)。相關劇情舉例如下:

佛洛伊德三個我.jpg
圖片來源:《通靈少女》

☝ ❝金老師:『……妳生來就跟別人不一樣,妳生來是帶天命。妳媽出國之前把妳交給我,就是要妳接天命、積陰德,這樣妳爸在天上才會有福報。』❞

➤ 在金老師這個角色的存在,就是在強化謝雅真的「超我」,時時刻刻在提醒謝雅真要做好仙姑的職責,如『要有仙姑的樣子』、『妳要陪她(議員的老婆)念經,安定她的心』。在2013年的《神算》(陳和榆導演在拍《通靈少女》之前的作品,兩者劇情類似。),道場師父(張柏舟 飾)也對女主角謝君雅(余佩真 飾)說過:『這個叫做職業道德!』、『若不做仙姑,妳會有報應!』。《神算》也將「超我」和「本我」的衝突作為壓軸。很明顯,這是一個很成功的共鳴點,片段如下:

佛洛伊德三個我02.jpg
圖片來源:《通靈少女》

作為《通靈少女》的前身之作,《神算》在刻劃女主角三個我的衝突與調和就十分出色,筆者覺得《神算》這段雖然才短短10幾分鐘,但透過鏡頭切換呈現出女主角心中本我、超我的畫面,呈現出的對比,效果好像還比《通靈少女》來的強烈。

➤ 最後,談談通靈少女的「自我」:
面對種種內心的衝突,不管是謝君雅(2013)還是謝雅真(2017),最後都選擇了做好做滿仙姑的那一塊。這些決定看似讓一些東西成為遺憾,但其實也正是我們每天生活的日常。如果沒有「自我」來做協調,或是無法協調,根據佛洛伊德的說法,對於個體可能就會產生焦慮,當沒有辦法將焦慮放置潛意識中,個體可能就會啟動自我防衛機制來化解壓力。
兩位通靈少女的「自我」呈現如下(☝ 左邊是謝雅真放棄與阿樂約會,選擇留下來安撫議員的老婆;右邊為謝君雅放棄學長的慶生趴,選擇留下協助議員的畫面)

佛洛伊德三個我03.jpg
圖片來源:《通靈少女》

 

➤附錄:筆者於任教期間在特色課程中所設計的學習單,學生看完《神算》後的填寫範例:通靈少女學習單.png


《通靈少女》劇中的文化內涵

《通靈少女》劇情中所呈現的文化衝突是吸引觀眾目光的關鍵,加上透過高中生的視角呈現給觀眾傳統與現代間的衝突感也是一大亮點。我們可能無法感受正值青春年華的高中生卻要背負傳統民俗文化的壓力,也無法想像自己面對生命的無常該如何坦然接受。但《通靈少女》填補了這些缺憾,並用鏡頭告訴觀眾,謝雅真的日常其實離我們不遠。

劇中所呈現的「文化」衝突主要來自東方的傳統民俗文化西方或是當代理性科學文化的對比。畢竟整部影集是以「宮廟文化」為題材出發,所以若是非長期接觸這類文化的觀眾,心中的對比感受可能也會更加強烈,舉例如下:
☝ 謝雅真在道場中用閩南語練習《羅密歐與茱麗葉》的劇本,金師父:『誰說茱麗葉不能演的台台的!』(接著用台語唸羅密歐與茱麗葉的台詞)

羅密羅密鑼密歐呦.jpg
圖片來源:《通靈少女》

其他舉例:
☝ 金師父眼中的國際化:『等我們通靈APP研發成功後,就可以開始接國外的訂單。』
☝ 議員不相信西醫的診斷跑來請仙姑幫忙治病。

➤除了上述的主軸文化衝突之外,劇中也涵蓋一些特殊的社會文化,透過精緻的劇情包裝,讓我們透過謝雅真的觀點來觀察這個社會的不同面向,舉例如下:
☀第一集 多元性別平等與尊重:首集就很明確傳達給觀眾一個多元性別的意識形態,透過知名歌手Alice(李千娜 飾)造訪宮廟,告訴觀眾多元性別與尊重已經是一個我們不可迴避的議題。再者,後來謝雅真在學校通靈也支持一位學弟勇敢去追求學長。其實不難發覺如此將同志生活化的劇情更能讓觀眾感受到「劇中角色離我們並不遠」,也證明了神明對不同族群的一視同仁。
☀第二集 孩子的偏差行為與家庭成員關係:小凱的中邪只是偽裝,為的是博取父母的注意。告訴我們父母身為小孩的「重要他人」,一舉一動都可能影響小孩的發展。


➤「文化」是一種包含知識、信仰、藝術、道德、法律、習俗,以及社會成員習得的能力與習慣的複合體。法國學者傅柯(Michel Foucault, 1926-1984)認為文化藉由約定成俗的語言與規則,讓自我在使用語言的過程中,同時能夠認識文化。

➤文化「位階」又稱做「文化等級」,因為不同的社會結構的因素影響,可能是政治制度、資源分配,以致不同文化常常會被詮釋為高或低等二元區分。而接觸該文化的人對於不同文化往往給予高/低、進步/落後、優雅/粗俗的不同評價。以建立起文化的位階。
☝ 劇中舉例:同儕用科學理性的角度看待謝雅真就覺得是『怪力亂神』『妖尼姑』


如同《通靈少女》的劇情,在現實生活中,不同文化的接觸更加頻繁,產生的衝突亦是如此,但問題就在於我們如何面對與調和這些文化衝突。

☝ 劇中舉例:阿樂的媽媽在基督教的喪禮上請求謝雅真的協助通靈死去的阿樂。

➤再者,文化有優劣之分嗎?
不同國家、不同社群可能都有其特殊的文化,我們都不應該以自己的文化為中心去批評他人為落後的一方。1998年上映的動畫電影《魔法阿媽》同樣是MIT的影視作品、也是以傳統民間信仰為題材,卻因為評審一句「怪力亂神」(事後曝光的評審會議內容顯示),讓該片與第35屆金馬獎最佳動畫片獎擦肩而過。

「那些奇幻神鬼永遠都是次要的,你身邊的人永遠才是重要的,人與人之間的連結以及你怎麼對待一個人,才是宮廟題材的重點。」_導演 陳和榆


《通靈少女》的文化涵化與全球化

《通靈少女》的靈感起源來自導演就學期間的作業報告,取材來自台灣的傳統文化;在2013年透過《神算》第一次將此題材搬上螢幕,而在2017年《通靈少女》躍進國際舞台,並獲得國內外的好評,除了上述劇情因素,因為外國媒體的加入,讓剪輯與後製更貼近美劇文化,更是成功的關鍵。在HBO官方預告中我們可看到英文字幕與呈現的節奏明顯與台劇有很多不同。

通靈少女_04.jpg

HBO Asia是由時代華納(Time Warner, Inc.)和派拉蒙影業(Paramount Pictures Corporation)共同出資成立,主要是針對亞洲地區提供影音服務,同時致力開發亞洲本地語言的原創內容,進軍亞洲在地市場,而《通靈少女》就是HBO Asia的一次嘗試。(下圖為HBO Asia instagram 的貼文)

通靈少女_03.jpg

HBO Asia 為了要進軍亞洲市場,深刻了解影視國際分工上,在地團隊與本土內容最為重要,再加上,有太多全球影視案例告訴我們,要廣受全球性或區域性觀眾歡迎,在地文化配合通俗元素表現,更能引起廣泛討論與關注,《通靈少女》便是如此。❞ _報橘(2017-5-4)


文化的互動過程有很多方式,當台灣本土劇本遇上美劇製作風格,我們看見《通靈少女》展現出文化的多樣性與在地全球化的精神。

➤文化「涵化」:文化在變遷過程中,有兩種或兩種以上的文化持續地互相接觸,學習、採借、模仿對方文化中的某些特質,納入本身的文化之中,形成相互融合的變遷過程,也使得個別文化的內涵更加多樣。
舉例:日本的「大化革新」向中國隋唐政治經濟體制學習。

➤比較:在地全球化、全球在地化

比較

全球在地化

在地全球化

精神

全球思考、在地行動

在地思考,全球行動

內涵

全球化下發展出具有當地特色的文化內容,保有本身傳統,又能與國際接軌

以全球觀點與角度的思維,將在地社群文化,呈現在世界舞臺之上,或思考在地品牌如何在世界行銷。

舉例

麥當勞米漢堡、星巴克月餅

雲門舞集將書法的精神透過舞蹈的方式行銷至世界舞台。


而串起《通靈少女》和 HBO Asia 合作的重要推手,就是新加坡稜聚傳播公司 IFA(In Focus Asia), 而IFA 就是居中擔任監製與製片方的角色。在IFA任職並擔任通片製作人的陳薇如說,《通靈少女》平衡了少女和宮廟文化兩種元素,讓全亞洲都看到台灣故事,即使外國人都能有很深感觸。

➤陳薇如在專訪中解釋:「因為 HBO 其實是看翻譯成英文的劇本,在實際製作的過程中,IFA 才能擔任整體管理。因為 IFA 有跟美國電視合作的經驗,知道如何遵守 HBO 從腳本到製作的流程,另一方面也有中文能力不斷去跟台灣團隊及編導討論,取得雙方的平衡點。」此外,為了讓《通靈少女》的節奏接近美劇,全片的剪接工作由IFA執行。陳薇如強調,臺灣的剪輯方式會讓節奏變得緩慢,因此IFA啟用新銳剪輯師,讓劇集緊湊、具有美劇風格。

《通靈少女》作為HBO Asia與臺灣的第一次合作成果,表現不俗(如締造公共電視台戲劇收視最高記錄;在新加坡首播拿下英文電影頻道收視冠軍等),通片展現出台灣傳統文化的精神及特質,也證明了本土文化是可以被國際市場所接納的。但這個過程卻不容易,甚至也有質疑的聲音出現。


➤打入主流市場的代價:

作為HBO Asia首部全程以中文(含華語、臺語、方言)發音的影集,《通靈少女》果真表現出很道地、很親民的風格。然而在這個決定作成前,其實也存在不少文化衝突,HBO Asia為了符合亞洲市場的需求,在內容上勢必要做出一些修改。

考量到在不同播放國家的風俗民情,《通靈少女》中很多宮廟儀式並非完整,成為搬上國際銀幕的犧牲品。擔任指導的索非亞在專訪中也直言:「因為就是跟HBO合作,也不能拍太多儀式…馬來西亞、新加坡都會剪片,根本就不讓你播!」,這也曝光拍攝背後不得不妥協的無奈之處。
☝ 劇中舉例:第二集謝雅真替小凱作法時,其中一段燒符化符水的過程就是被 HBO 修剪的結果。

再來,語言也是最好拿來開刀的對象。但在陳和榆導演的堅持下『因為會影響到戲劇真實感。』,最後HBO Asia才妥協可以使用台語發音。語言是文化傳遞的重要媒介,也有人認為融入某種文化最直接的方式就是學習該文化的語言。因此當本土語言成為在地全球化的犧牲品時,表現出來的結果就好像失去了那最道地的一味,當然受影響的文化價值不言可喻。

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當資本主義的國際市場告訴我們消費者,應該要看什麼、什麼才是主流文化的時候,或許也讓我們反思全球化的問題與本土文化的發展困境。


後記:

影視作品本身就是一種文化的展現,包括劇本內容和表達方式,這些都能讓觀眾在欣賞過程中去感受、學習、評價不同文化的差異。《通靈少女》的成功之處在於運用我們每個人都經歷過的視角,呈現出不同文化之間的不平凡,而這些不平凡其實就來自我們日常生活周遭的人事物。

「我突然明白仙姑真正的力量不是和幾次元外的靈溝通,而是關心眼前的人,讓人連結在一起。」_《通靈少女》(2017)


相關資料:

 

發表留言

在 WordPress.com 建立網站或網誌

向上 ↑